1966 年的夏天,《紐約客》的撰稿人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躺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自家後院的野餐桌上,仰望著白蠟樹的枝葉,度過了將近兩周的時間。
此時的他正陷入對一篇文章的創作困境中,儘管他在雜誌寫作領域已有一定經驗,此前發表過五篇長篇文章,還曾在《時代》雜誌擔任過七年副主編,但這次關於新澤西州南部松林地區的寫作任務,是他迄今為止嘗試過的最複雜的。
麥克菲在創作之前花了八個月的時間進行研究,收集了足夠填滿一個筒倉的材料。
他多次前往松林地區,有時還帶著睡袋延長停留時間,讀了所有相關的書籍,與所有相關的人交談。然而,當要開始寫作時,他感到不知所措。他躺在野餐桌上,努力思考如何讓這些龐雜的素材和故事融合在一起。
直到遇到了 79 歲的弗雷德·布朗(Fred Brown),這個住在松林地區「棚屋」裡的人。麥克菲意識到布朗與他想在文章中涉及的大多數主題都有某種聯繫,於是他決定在文章早期引入布朗,將他想探索的主題作為與布朗一起冒險的支線展開。
即便有了這個靈感,麥克菲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這篇文章,最終這篇超過三萬字的作品分為兩部分在《紐約客》連續兩期發表。
這一故事在新冠疫情初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那是知識工作者的一個複雜時期,人們對生產力的要求長期以來存在的不安在疫情的干擾下開始沸騰。作者作為經常探討生產力和分心問題的寫作者,直接感受到了這種反彈。其讀者認為生產力是一種障礙,將思考和做事情的樂趣與生產力聯繫起來會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大辭職」和「安靜辭職」等社會趨勢也反映了人們對工作的疲憊。
知識工作者們感到筋疲力盡,疫情並沒有引發這種趨勢,而是將其最糟糕的問題推到了無法容忍的程度。很多知識工作者突然轉為遠程工作,孩子在隔壁房間尖叫,而他們還在參加一個又一個的 Zoom 會議,開始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作者從麥克菲的故事中得到了啟發。
麥克菲看似不著急,但從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來看,他是富有生產力的。他迄今為止出版了二十九本書,其中一本獲得了普利策獎,兩本入圍國家圖書獎,在《紐約客》上發表了五十多年的獨特文章,還通過他在普林斯頓大學長期教授的著名非虛構創作課程指導了許多年輕作家。
於是,作者提出了「慢生產力」的理念。
什麼是慢生產力?
慢生產力是一種以可持續和有意義的方式組織知識工作的哲學,基於三個原則:
1. 做更少的事情
2. 以自然的節奏工作
3. 執著於質量
慢生產力拒絕忙碌,認為超負荷是實現重要成果的障礙,而不是榮譽的徽章。